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健康资讯

【健康科普】一文读懂霍乱:远离烈性肠道传染病,这些知识要牢记​

         眼下正值季节更替,气温忽高忽低,空气湿度变化大,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也是肠道传染病容易 “趁虚而入” 的关键时段。霍乱作为一种发病急、传播快的烈性肠道传染病,若因季节交替时的卫生疏忽引发感染,极易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
今天,宿迁钟吾医院就带大家全面了解霍乱,教你如何结合季节特点科学预防、及时应对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。

认识“霍乱”


很多人听到 “霍乱” 会感到恐慌,其实只要了解它的特性,做好防护就能有效规避风险。

霍乱是由O1 型或 O139 型霍乱弧菌(产毒株)引起的肠道传染病,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(又称 “二号病”),可见其传播风险和危害程度需重点关注。

典型症状:“来得快、传得广”:感染后短则几小时、长则 5 天就可能发病,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,尤其季节更替期人们饮食作息易紊乱、卫生意识易松懈,更给病菌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警惕这些症状!出现异常及时就医

感染霍乱后,身体会发出明显 “信号”,尤其是以下典型表现,一定要提高警惕:

核心症状:剧烈水样腹泻 + 呕吐

腹泻常为 “无痛性”,大便多呈米泔水样(像淘米水一样),每天可达数次至数十次,同时可能伴随喷射性呕吐(呕吐物也可能呈米泔水状),且呕吐多不伴随恶心。

危险并发症:脱水是 “致命杀手”

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失水失盐,患者会快速出现脱水症状,比如口干、眼窝凹陷、皮肤弹性差、尿量减少,严重时会出现循环衰竭(如四肢冰凉、血压下降)、肌肉痉挛(小腿肚子抽筋常见),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、急性肺水肿

医生提醒:未经及时治疗的重型霍乱患者,可能在发病 12 小时内死亡,病死率最高可达 70%;妊娠期女性感染还可能增加流产、早产、死胎风险,务必重视!

如果近期去过霍乱流行地区,或接触过疑似患者,又出现上述腹泻、呕吐症状,请立即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,不要自行服用止泻药,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。

医务人员如何防护

医务人员应戴口罩、帽子、穿隔离衣、防水鞋套、戴手套,严格执行手卫生。患者的呕吐物、排泄物、污染物品、敷料等严格消毒,厕所、便器或盛装容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消毒。对污染的房间、厕所、走廊等环境表面,应先消毒再清除明显的排泄物。患者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。患者出院后应对收治病区进行终末消毒。

病例发现与报告:医务人员应做好日常腹泻患者的就诊登记,对有霍乱疑似症状的患者应采集标本(粪便、呕吐物或肛拭子)进行霍乱相关细菌学检查。 发现疑似、临床诊断及确诊霍乱病例,应立即向疫情主管部门报告,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。

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“粪 - 口传播”(病菌通过污染的手、食物、水进入人体),因此预防的核心就是 “切断入口途径”,结合季节更替期的卫生特点,宿迁钟吾医院为您总结了“五要五不要” 原则,大家一定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:

图片

五要:这些事必须做到位

①饭前便后要洗手:季节更替期手部接触病菌概率增加,需用肥皂或洗手液 + 流动水清洗,至少搓揉 20 秒(尤其处理生熟食物、如厕后、接触垃圾后),这是最简单有效的 “防菌” 手段;

②海鲜产品要煮熟:虾、蟹、贝类(如牡蛎、扇贝)等海水产品是霍乱弧菌的常见 “藏身地”,季节交替时食材新鲜度易受影响,务必彻底煮熟煮透(煮沸后再加热 5 分钟以上),不生食、不半生食;

③隔餐食物要热透:季节更替期室温波动大,剩菜剩饭存放不超过 24 小时,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(中心温度达 75℃以上),避免病菌滋生;

④生熟食品要分开:处理生肉、海鲜的刀具、砧板、容器,要与处理熟食、直接入口食物的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,尤其季节交替时肠胃抵抗力较弱,更需减少感染风险;

⑤出现症状要就诊:一旦出现腹泻、呕吐,尤其是 “米泔水样便”,立即就医,同时告知医生近期饮食、出行史,方便快速诊断,避免因季节常见肠胃不适而混淆病情。

图片

五不要:这些事坚决不做

①生水未煮不要喝:季节更替期水质易受环境影响,不喝自来水、井水等未经煮沸的水,瓶装水开封后尽快喝完,避免污染;

②无牌餐饮不光顾: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、有正规资质的餐厅,避免路边无证摊贩,季节交替期食材处理不当更易引发感染;

③腐烂食品不要吃:蔬菜水果要新鲜,发现腐烂、变质的立即丢弃,不吃 “隔夜” 的切开水果,季节更替期细菌繁殖速度加快,变质食材风险更高;

④暴饮暴食不可取:季节更替期肠胃功能易紊乱,过量饮食易增加肠胃负担,降低抵抗力,给病菌可乘之机;

⑤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不要碰:如果身边有腹泻患者,避免直接接触其呕吐物、排泄物,接触后必须严格消毒洗手,季节交替期需格外注意交叉感染防护。

霍乱虽为烈性传染病,但并非 “无药可医、无防可守”。尤其在季节更替这个特殊时期,只要大家牢记 “预防为主,早发现、早治疗”,把 “管好嘴、勤洗手” 的习惯落实到日常,就能有效远离风险。如果出现疑似症状,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,切勿拖延!

健康咨询热线:

0527-80976594